近日,一场内容丰富、妙趣横生的心理学讲座在我校热烈开讲。陈姿老师在本次讲座中,以生活化的独特视角切入,带领学生解锁心理学奥秘,助力学生的心灵成长。
讲座伊始,陈姿老师就抛出了生活中大家对心理学常有的疑问 ——“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?” 借此巧妙引出讲座主题。陈姿老师指出,心理学并非读心术,随后用贴近生活的案例,阐述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答大众对心理学的困惑。
在讲解过程中,陈姿老师以开冰箱门这一日常行为为例,详细分析人们背后的思考逻辑。多数人会依据物品位置,选择最便捷的开门方式,左撇子在开常规冰箱门时会觉得不便,而大品牌冰箱可按需改变开门方向。这一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。
诗歌鉴赏环节将讲座推向高潮。陈姿老师引导学生剖析诗歌传递的情感,依据捕捉情感的能力划分 “功力等级”。这一互动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不同人对同篇文字的情绪感受存在差异,还深入讲解了情绪和情感的产生机制,点明客观事物、个人需求与认知对情绪的影响。
此外,讲座通过丰富的实验和案例,探讨影响情绪的多元因素。如环境整洁度会影响人的心情,脏乱场景使人对事物更加苛刻;身体姿态也与情绪紧密相关,抬头挺胸的人更自信;物理温度同样能左右情绪,手持热咖啡的人对他人的评价更积极。这些案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身体与心理的联系,认识到可通过改变环境和自身状态来调节情绪。
讲座的微表情分析环节同样引人入胜。陈姿老师介绍微表情不仅包括面部肌肉变化,还涵盖身体姿态、声音语调等微反应,其持续时间短,需借助专业仪器才能察觉。通过对比真假笑容、分析不同身体动作代表的情绪,学生掌握了识别他人情绪的技巧,明白微表情是了解他人真实情感的重要窗口。
讲座结束后,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,对心理学有了全新认识,也掌握了许多实用的心理知识和技巧。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,为学生打开了探索心理学的大门,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,以更积极的心态拥抱生活。